2023年以来,疫情形势快速好转,2023年一季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高达9.8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4.8%度。外贸“成绩单”亮眼,但是外贸、货代行业为什么生意却不见好转?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也表示我国外贸一季度进出口实现了4.8%的增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实现了“开门稳”。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国务院出台了新一轮措施,以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外贸保持增长,出口总额达56484亿元,增长8.4%。其中,3月份出口尤为强劲,同比增长23.4%,远高于市场预期。与超预期的出口增长相对应的,是依旧低迷的航运价格和码头上大量空置的集装箱。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风光后,传统货代行业如今笑不出来。
由于汽车海运使用滚装船,陆路运输则依靠中欧班列,钢材和成品油等大宗货品则通过干散货船和专门的油船运输,均无需使用集装箱。与之相对的,传统制造业对于出口的贡献度并不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欧美地区面临巨大通胀压力的大背景下,海外消费市场的需求仍然疲软。而欧美市场恰恰又是我国传统制造业出口的主战场,因此集装箱方才出现大量空置。
“目前来看,高通胀压力带来的消费力下降立竿见影。去年我们认为出口低迷是因为过去几年的库存积压还没被消化,现在看来就是国外的消费者兜里没钱了。”他说。
目前,从外部环境看,外需的不确定性仍然是最大制约因素。最近周边国家的外贸下降幅度比较大。就我国来说,从去年10月份到今年2月份,外贸出口以美元计都是负增长。我国外贸企业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和困难,比如去国外参展不方便、贸易风险还在上升、经营压力增加等。